「李延明師父文章研讀交流會」分享紀錄(一/六)
研讀文章:如何突破練養生技術的瓶頸
(文章內容刊登於本網站: http://www.youngsheng.org/life/article/13 )
主持人:台灣養生書苑負責人 周秀珍
參與地區:美國亞特蘭大、北加州,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台灣
分享人1
Sandra(美國亞特蘭大總苑)
今天我們的主題是“如何突破練養生技術的【瓶頸】
我練養生技術有21 年,平均每天二個鐘頭, 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:
1. 突破練養生技術【瓶頸】的第一個階段:對功法建立了不可毀滅的“自信心”
我21歲來到美國, 3天以後就開始一邊打工一邊上學, 星期一到五, 早上6:50到學校上第一堂課,然後從早上8:30-5:00在外打工,打完工後再趕回學校,接著上另外兩堂課,上到晚上10點才回住宿的地方 ,每天睡五個鐘頭, 10 年下來,沒有星期天、沒有休假,這樣拼命的結果是:30 歲生完孩子以後, 我得了風濕性關節炎,腰疼,子宮糜爛,雖然這些病不是要命的, 但是非常讓人難受,比如:我不能進任何有空調的地方,每個月腰都會痛, 痛起來只能躺在地下辦公, 每一個月在來月經的頭7 天,下體又紅又癢,西醫完全解決不了問題, 只能去看中醫。
1996 年五月,我認識了師父,開始練養生技術,練養生技術第一天,我下體又紅又癢的症狀就消失了, 持續三天,病症完全消失,惱人的腰疼在練養生技術一個月內消失了,而關節炎的症狀也在三個月之後不見了;從那個時候開始,我對養生技術深信不疑 。
很多人不願意練養生技術,因為缺乏這種“自信“,加上社會環境、家庭環境以及現代醫療發展的諸多因素,會理解並支持我們練養生技術的人少之又少,所以對一個能堅持練養生技術不綴的人而言,還真是鳳毛麟角了。
2. 突破練養生技術【瓶頸】的第二個階段:紀錄自己的情緒變化,建立強大的情緒“ 自控“系統。
練養生技術是基礎, 就如同我們每天吃飯,不可缺少; 但是想要健康快樂,就必須了解我們的“情緒”,“情緒”是人生病的最最重要的原因。
我從1996 年開始練養生技術以後, 師父告訴我要學習了解自己,他要求我開始紀錄我情緒與身體變化的關係。
以前的我是一個脾氣爆燥, 做事要求“快”的人,很容易發脾氣,從跟師父學習以後,我對自己發脾氣的紀錄是這樣的:
1996 年的時候, 我基本是每天發一次脾氣
1997年一個星期發一次
1998年,一個月一次
1999年,大概三個月一次
到了2000年,幾乎五個月才發一次
在2001年之中,只有一次發脾氣的紀錄。
這五年裡, 我發現自己的身體會在情緒起伏很大的時候出問題, 就算我每天練養生技術還是會生病, 比如:當我非常急躁時會上火,整整一個星期講不出話來,因為身體的狀況,讓我了解“情緒的過度使用才是讓我生病的主要原因,所以“學會紀錄自己的情緒變化” 非常重要。
3. 突破練養生技術【瓶頸】的第三個階段:掌握練養生技術的技巧,紀錄每天練養生技術的體會、時間,練的過程身體的變化和入靜的時間。
白天的情緒變化以及每天氣機的強弱變化,都與練養生技術入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我們要給自己設立練養生技術的時間,自己給自己打氣;當身體出現各種問題的時候,我們的心力往往很弱,自信會大大減低, 這個時候要找練養生技術同伴尋求幫助;一個人練很困難, 10個人一起練就簡單很多。
4.突破練養生技術【瓶頸】的第四個階段:開啟生命文化的事業,從自救到救人;度人也是度己。通過救人、分享生命文化的益處,會更增加自己的自信心。
待續…
(文章內容刊登於本網站: http://www.youngsheng.org/life/article/13 )
主持人:台灣養生書苑負責人 周秀珍
參與地區:美國亞特蘭大、北加州,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台灣
分享人1
Sandra(美國亞特蘭大總苑)
今天我們的主題是“如何突破練養生技術的【瓶頸】
我練養生技術有21 年,平均每天二個鐘頭, 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:
1. 突破練養生技術【瓶頸】的第一個階段:對功法建立了不可毀滅的“自信心”
我21歲來到美國, 3天以後就開始一邊打工一邊上學, 星期一到五, 早上6:50到學校上第一堂課,然後從早上8:30-5:00在外打工,打完工後再趕回學校,接著上另外兩堂課,上到晚上10點才回住宿的地方 ,每天睡五個鐘頭, 10 年下來,沒有星期天、沒有休假,這樣拼命的結果是:30 歲生完孩子以後, 我得了風濕性關節炎,腰疼,子宮糜爛,雖然這些病不是要命的, 但是非常讓人難受,比如:我不能進任何有空調的地方,每個月腰都會痛, 痛起來只能躺在地下辦公, 每一個月在來月經的頭7 天,下體又紅又癢,西醫完全解決不了問題, 只能去看中醫。
1996 年五月,我認識了師父,開始練養生技術,練養生技術第一天,我下體又紅又癢的症狀就消失了, 持續三天,病症完全消失,惱人的腰疼在練養生技術一個月內消失了,而關節炎的症狀也在三個月之後不見了;從那個時候開始,我對養生技術深信不疑 。
很多人不願意練養生技術,因為缺乏這種“自信“,加上社會環境、家庭環境以及現代醫療發展的諸多因素,會理解並支持我們練養生技術的人少之又少,所以對一個能堅持練養生技術不綴的人而言,還真是鳳毛麟角了。
2. 突破練養生技術【瓶頸】的第二個階段:紀錄自己的情緒變化,建立強大的情緒“ 自控“系統。
練養生技術是基礎, 就如同我們每天吃飯,不可缺少; 但是想要健康快樂,就必須了解我們的“情緒”,“情緒”是人生病的最最重要的原因。
我從1996 年開始練養生技術以後, 師父告訴我要學習了解自己,他要求我開始紀錄我情緒與身體變化的關係。
以前的我是一個脾氣爆燥, 做事要求“快”的人,很容易發脾氣,從跟師父學習以後,我對自己發脾氣的紀錄是這樣的:
1996 年的時候, 我基本是每天發一次脾氣
1997年一個星期發一次
1998年,一個月一次
1999年,大概三個月一次
到了2000年,幾乎五個月才發一次
在2001年之中,只有一次發脾氣的紀錄。
這五年裡, 我發現自己的身體會在情緒起伏很大的時候出問題, 就算我每天練養生技術還是會生病, 比如:當我非常急躁時會上火,整整一個星期講不出話來,因為身體的狀況,讓我了解“情緒的過度使用才是讓我生病的主要原因,所以“學會紀錄自己的情緒變化” 非常重要。
3. 突破練養生技術【瓶頸】的第三個階段:掌握練養生技術的技巧,紀錄每天練養生技術的體會、時間,練的過程身體的變化和入靜的時間。
白天的情緒變化以及每天氣機的強弱變化,都與練養生技術入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我們要給自己設立練養生技術的時間,自己給自己打氣;當身體出現各種問題的時候,我們的心力往往很弱,自信會大大減低, 這個時候要找練養生技術同伴尋求幫助;一個人練很困難, 10個人一起練就簡單很多。
4.突破練養生技術【瓶頸】的第四個階段:開啟生命文化的事業,從自救到救人;度人也是度己。通過救人、分享生命文化的益處,會更增加自己的自信心。
待續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