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惡揚善

人的成熟度、成熟面各異,當見到成年人不成熟的一面,是忍受?還是設法去除?我認為人的不成熟是做人的水準、品質問題。
 
購物時,人都知道不同品牌的東西,品質、價值不同。做人亦然,人品不同,人的價值也不同。人的貴賤,與自不自重有關,懂得自重的人是貴人,反之為賤。
 
不論對待孩子,或成年人之間相處,不能時時刻刻將對方都看作是成熟的人。夫妻之間,是否都以成人方式相處?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人與人間需要有包容,如果沒有這個認知,無法去理解對方,就會產生憎恨之心。
 
但是理解包容之前,先要知道什麼是善,才不會做錯了方向。善以生命為本,對假花澆水是否行善?對方缺錢,給他錢是否行善?人本身要創造價值,需要經過磨煉,付出一定辛苦。在不斷創造價值過程中,人亦可增福增慧。
 
如果到一定年齡,還不懂得謀生,只會自憐,期盼有人平白給他財富,這種人如何?練功練不好,別人可不可以替他練?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範疇,包括兒女、夫妻,如果甚麼都替對方做,會自食惡果。很多家庭中有「不平等條約」,就是「隱惡揚善」的結果。
 
如 果不知善、惡區別,如何判斷善、惡?善、惡往往在一念之間。幫助別人就是行善?付出就是行善?給人藥吃的就是醫生?行善不能籠統,要比看病更深入。醫生只 是針對身體疾病,行善不是對身體,而是對生命的修整。如果行善的結果,是造成對方的生命倒退、忽略生命,如此還能自認是行善嗎?
 
其實,很多人是因為偏愛,導致為對方一肩扛下所有責任。譬如在家庭中,偏愛另一半的結果是,一些基本做人規範該做的事他都不做了,就等你做,或等其他人、下人來做。應該做的事,若對方推辭說:「這事我不喜歡做」,是否乾脆忍下他這個惡,替他做算了?這是揚善嗎?
 
善、惡勢不兩立,一是正向,一為負向。彼此有陰陽、盈虧、消長之關係,在人方面,善、惡之分則可看是對人有益,還是有害?譬如,為孩子代勞,把他該做的都做了對他有益嗎?成年夫妻,不論是對外還是對內,應當有家庭責任,如果夫妻雙方都強調選擇性,今天在家庭中隨自己喜好選擇,愛做甚麼做甚麼,擴大到人生,也會有很多選擇,這就形成人品的差異,成為選擇性的好惡心,而非責任心了。
 
夫妻之間當然可以講道理,但常因瞻前顧後,怕講出來傷感情,長久下去,就會越走越偏激。差之毫釐,謬之千里,十年之後,這些惡習就在周圍生活中揮之不去,何況有人從小就生活在權責不清的環境,成長後更難界定做人的善惡。如果連責任都沒有界定出來,怎麼可以界定善、惡?
 
家庭生活如此,在工作環境中也會出現問題,善、惡界限不清楚,判斷不明,往往以行善為出發點,卻可能得到行惡的結果。
 
因此,隱惡揚善應當改為去惡揚善才是。不忍心把不正常的東西去除,長久以來,會變成各種各樣的腫瘤。很多人生病是從心理、觀念上的偏差開始。有人說得病是意外,事實上,得病是意外還是無知?人若生病,有沒有一定規律可尋?
 
很多人知道,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情緒的過度起伏會影響身體,但人能否克制?當身體出了問題,是否心靈也出現問題?心靈還可能保持完美嗎?常聽有人宣稱:「我身體得了癌症,但是我的心靈非常健康。」如果是這樣,中國傳統的中醫理論,所講的人體規律,首先就要被推翻。
 
這種心態,可說是無知,或者說不願面對現實,同樣需要發揮去惡揚善的精神,努力改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