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到全身心意放鬆

學員提問:

請問師父,如何做到養生技術要領第一條「全身、心、意放鬆」的放鬆?它的重要性為何?

師父開示

我們運用自己的潛在能力的過程當中,全身、心、意放鬆是練養生技術的第一條。舉個例子,現在生活當中,有非常多的人用電腦,而人有三個部份就像電腦的軟件一樣,一個軟件是我們的「身體」,另一個軟件是我們的「心靈」或稱為「靈魂」,還有一個軟件就是我們的「思維」。

我們的身體、靈魂和思維經過一天的使用,就像一部開著的機器,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速度,甚至就有一定的慣性了,當我們練習時站在那兒,需要調整這三個部分;全身、心、意放鬆,就像把電腦程式一一關閉,然後「關機」。

如果我們匆忙去練,站在那兒,我們身體的慣性就像肌肉一樣,有一定的記憶。大家知道身體有記憶嗎?比如說一個運動員打網球,訓練的時候,他已經一見到球就有反應,打球的時候,腦子跟身體的記憶會結合起來的,包括很多練武術的也是一樣,也是一種腦子和身體的記憶。

在練養生技術啟動自癒的能力,和攝取能量的過程當中,這些記憶都還在運轉,如果我們急於去運作,身體、靈魂、思維就會出現不協調、產生混亂。所以大多數人為什麼練功時也會雜念叢生,或身體有很多感覺並不是很協調,也不知道自己手擺的位置如何,肚子收得如何,很忙亂。

大家知道,電腦如果出現了操作、運作的障礙的時候,像我不會修電腦的人也知道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關機,再重新啟動,重新開始運作,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。除了電腦,很多機械等等科技發展,都是我們人的能力的一種延伸。我們需要想一想人本身潛在的自癒的能力,也需要重新認識自己。

開始練的時候,先把三個關閉,就是我們身體從頭到腳開始關機,再重新啟動。養生技術第一個要求的身、心、意放鬆,看起來挺簡單,其實並不簡單,大多數人都以為自己已經做到。其實放鬆的目的,是要你關閉後重新啟動,身體的狀態、心靈的狀態,和思維狀態就會重新有一種組合了。

比如說我們在白天在工作中、生活中,已經啟動了一次,當下了班回到家裡時,是另一種狀態,一般從工作環境轉到生活環境,可能這個切換並不太難,但是我們想打開自癒的能力要攝取能量,就必需要把身體和心靈和思維這三者,重新啟動再去使用。在啟動的過程當中,最重要的一個環節,就是放鬆以後的重新啟動。就像一部車,開了一段路程以後,把它熄火,再重新發動;就是從零開始,以達到攝取能量。

練養生技術一開始,先將你的身體、心態經過放鬆以後,再把姿勢擺好,在平靜、思維已不想事情的狀態下,再去練。很多人認為應該快點抓緊時間趕快練,其實練養生技術需要一個很好的起步,我們應該把身體的、生命的機能,想成一部機器,要怎麼做才會有更好的啟動。大多數的老學員已經開始掌握了一定的方法,練習時並不急於馬上把姿勢擺好就練。

大家唱過歌吧,唱歌的時候,是不是人家給你一個調,你就能唱?如果調一下子起太高,可能再往上就唱不上去了。在練養生技術上也一樣,這就是為什麼練養生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身、心、意放鬆。

我定的九條要領,大多數的人認為說沒什麼,就因為這樣,每個人練養生技術所創造的功效和攝取的能量也不同,就跟賺錢一樣,大家賺錢是不是賺一樣多?都花八個小時,是不是就能創造同樣的價值?

為什麼很多人對練養生技術沒有興趣?甚至產生了排斥感,第一個就是疲勞期,大多數初期練習的人會進入疲勞期。「疲勞關」很難過,站在那兒腿也酸,胳膊也酸,腦袋也不聽使喚,為什麼?因為還沒有掌握一定的練功技巧。如果技巧掌握好了,就有一種享受,就跟賺錢一樣,賺到一定數量的錢,就覺得開心。

我寫了九條要領,到現在沒有多少人真正掌握了這九條要領,真正理解到透徹。可能有些人還是第一次聽我講,其實我講過無數次遍了,因為雖然學的人很多,但多數人都是part time的心態,學了一段時間就不見了,當然也過不了幾關,第一關就是「疲勞關」,還不用說過第二關「煩燥關」了。大家都知道練功第一關要過「疲勞關」,但很多人在第一關沒有通過,就放棄了。

健康是誰的?你們今天能學這個方法,能掌握這個方法,最終百分之百受益的人是你們自己,但是你去工作去賺錢,你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受益者?興許明天就死了,剩下來的都是別人的。你知道有多少很有成就的人死了以後,他創造的財富能帶走?沒有!大家有沒有想過,我們練養生技術,對健康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受益者,都不用簽合約,但是我們對待自己的健康,很多人並不在意。

一個人自己的價值、能力,我們在世俗中能看得到;但是很少有人在健康上,能看到這個價值的體現出來,也就是說你的聰明才智,是否能醞釀你自己的身上?

你們今天練養生技術攝取能量,理論上誰都知道不是給我練的,但是實際上還真是好像給我練的,有多少人給自己的健康是full time,是終身職?又有多少人認為健康是終身受用?我就是。你們如果也有我這種心態,在學習時,一條一條用心去學,就知道練養生技術第一條的重要性為何,也就知道怎麼樣突破「疲勞關」和「煩燥關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