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為人父母者的一堂課(上)
有學員急切地想知道,父母應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珍惜生命的觀念,以免孩子長大之後鑄成大錯?
試問,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很多玩具?因為不多,所以很珍惜,物以稀為貴。現在孩子的玩具多得數不過來,而且什麽都要最好的,要新又要快。
從玩具的例子可以知道,因為東西多了,物質生活好了,反而破壞、失去了人心的規則。同樣,現在人的做人理念很容易被破壞,是因為人的物化情況日趨明顯,為了追求物質,往往放棄做人的理念。
我以前就講過,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,從小所得到的每一個玩具,都標上價格,讓孩子知道玩具的價值。
在家庭生活上,也要藉機培養孩子的責任心,比如幫忙洗衣服,假設他要做多少小時,或幾天以後,
試問,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很多玩具?因為不多,所以很珍惜,物以稀為貴。現在孩子的玩具多得數不過來,而且什麽都要最好的,要新又要快。
從玩具的例子可以知道,因為東西多了,物質生活好了,反而破壞、失去了人心的規則。同樣,現在人的做人理念很容易被破壞,是因為人的物化情況日趨明顯,為了追求物質,往往放棄做人的理念。
我以前就講過,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,從小所得到的每一個玩具,都標上價格,讓孩子知道玩具的價值。

在家庭生活上,也要藉機培養孩子的責任心,比如幫忙洗衣服,假設他要做多少小時,或幾天以後,
才能掙到一件玩具的錢,也就是讓他知道,要付出多少辛苦,才和一件玩具的價值相等。
這樣做,是為了教育孩子真正的價值觀。孩子有了這樣的價值觀,他們對物質和人的重心就能分辨出來。
很多為人父母者,給孩子東西時,沒有同時給孩子講價值觀,也沒有告訴孩子,要在怎樣的狀態下,才能
獲得這個東西。只因生活富裕,大多數父母認為給孩子東西是舉手之勞,不值一提,但是久而久之,在孩子
的心靈裡,卻加深了物質觀念,也就是以自我為圓心的功利主義觀念。
(待續……)
這樣做,是為了教育孩子真正的價值觀。孩子有了這樣的價值觀,他們對物質和人的重心就能分辨出來。
很多為人父母者,給孩子東西時,沒有同時給孩子講價值觀,也沒有告訴孩子,要在怎樣的狀態下,才能
獲得這個東西。只因生活富裕,大多數父母認為給孩子東西是舉手之勞,不值一提,但是久而久之,在孩子
的心靈裡,卻加深了物質觀念,也就是以自我為圓心的功利主義觀念。
(待續…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