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的態度
- 作者:
- 李延明
學習生命自救法門的心態,與價值觀和人生目標有關。
先天真炁是一切無形生命的本源物質能量,人自出生即存在體內的;後天元氣是一切有形生命的基本物質能量,人體五臟六腑的運化與氣血的運行,皆靠先天真炁轉化成後天元氣來推動。先天真炁因後天的消耗而逐漸減少,若沒有得到適當的補充,當真炁匱乏時,會導致氣滯血淤,老、病、死的問題就出現了。修練生命自救功法,採集宇宙中的天然能量,補充人體因後天耗損而失去的先天真炁,由量的增加促使質的變化,透過正確的方法和自我的努力,各種病痛、老化的症狀,即可得到解決。
學習生命自救法門後,有些人逐漸從不重視到重視,做人也從不遵守規則到守規則,養成良好習慣,有些人則否。由於每個人重視健康、生命的程度不同,因此有人會不停地成長,有人卻懈怠;有人遇到問題,會不斷地求進步克服;有些人就半途而廢。是否要想清楚:學習生命自救法門是為誰而學?
學院明明是免費教學,可是有人學著學著,好像變成付費來學習似的,認為來學習是一種損失。過去有句話: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。其實,學生不認真學習,損失的是自己,不是老師。
從小到大,我有一個習慣,不講真話不行。我喜歡把事情簡單化、抓住重點、說透徹,讓大家一目了然,這已形成一種性格。我可以把複雜事變簡單,把簡單事變透徹。好比小學時,我不善於把中心思想衍生成一篇文章,但若要我把一篇文章濃縮成一句話,我卻勝任有餘。
老師常說我:「讓你寫作文,你不會;但你能一下子就把中心思想答出來。」其實,一篇文章敘述了一長串,不就是為了表達中心思想?中心思想就是這篇文章要表達的重點。
我自小和別人相反,喜歡把複雜事變簡單,不想讓複雜的事佔據腦子。我不想把一句話變成十句話;把十句話變成五十句,若是如此,人的腦子會混亂。
我喜歡把一本書變成三句話,五十句變成一句,如此人腦就像電腦,儲存空間會加大。以簡馭繁,一個簡單的題目,其中卻可以容納很多複雜的內容。
學習任何知識,自己要確定目標,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向走。許多人學著學著迷失了方向,甚至不明白為誰而學。我很早就說過:「你學,我很高興,你不學,我更高興。」今天如果只有一人要學,我會不吝傳授;有一百人要學,我一樣傳授,多少人對我來說都一樣,因為我不圖任何回報,只是在盡我的責任,把我所知之事據實以告,我是個受益者,我想要讓更多的人受益。至於要不要受益,是個人的事。
我有一些信和筆記,是學過三年、五年不等的老學生寫來的,內容記載他們這段學習心得,從中可以輕易看到他們受益了什麽。有些人對獲益所得很容易拋到腦後,對負面的東西卻牢記不忘。我則不然,常常會存留好的記憶,並善於總結,從總結中去發覺問題,因為「吃一塹,長一智」。
總結有兩種,一種直接來自自身經歷,一種是從別人經歷上間接借鏡,都可以看出自己成長、獲益之處或損失、待彌補之處。偏偏有人可以為了一時痛快,寧可毀了一生所有,只因為他認為值得。好比賺了一千萬,卻一把火把它燒了,只為了圖一個爽:「這是我的錢,我願意燒個痛快!」
所謂道也,亦即路也,也是人生一個經歷,在過程中,自己吸收、學習了什麽?我希望把一年經歷,當作十年,如此十年相當於百年。反之,若十年只成長一年;五十年只成長了五年,未免虛擲光陰。
時間寶貴,有人認為我很急,講話很快。其實,我只是想把我所總結的人生看法和經歷,盡量給大家多講一些,並教大家思考、總結:應該用什麽樣的心態,對待自己的生命、健康,和周遭的人?
先天真炁是一切無形生命的本源物質能量,人自出生即存在體內的;後天元氣是一切有形生命的基本物質能量,人體五臟六腑的運化與氣血的運行,皆靠先天真炁轉化成後天元氣來推動。先天真炁因後天的消耗而逐漸減少,若沒有得到適當的補充,當真炁匱乏時,會導致氣滯血淤,老、病、死的問題就出現了。修練生命自救功法,採集宇宙中的天然能量,補充人體因後天耗損而失去的先天真炁,由量的增加促使質的變化,透過正確的方法和自我的努力,各種病痛、老化的症狀,即可得到解決。
學習生命自救法門後,有些人逐漸從不重視到重視,做人也從不遵守規則到守規則,養成良好習慣,有些人則否。由於每個人重視健康、生命的程度不同,因此有人會不停地成長,有人卻懈怠;有人遇到問題,會不斷地求進步克服;有些人就半途而廢。是否要想清楚:學習生命自救法門是為誰而學?
學院明明是免費教學,可是有人學著學著,好像變成付費來學習似的,認為來學習是一種損失。過去有句話: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。其實,學生不認真學習,損失的是自己,不是老師。
從小到大,我有一個習慣,不講真話不行。我喜歡把事情簡單化、抓住重點、說透徹,讓大家一目了然,這已形成一種性格。我可以把複雜事變簡單,把簡單事變透徹。好比小學時,我不善於把中心思想衍生成一篇文章,但若要我把一篇文章濃縮成一句話,我卻勝任有餘。
老師常說我:「讓你寫作文,你不會;但你能一下子就把中心思想答出來。」其實,一篇文章敘述了一長串,不就是為了表達中心思想?中心思想就是這篇文章要表達的重點。
我自小和別人相反,喜歡把複雜事變簡單,不想讓複雜的事佔據腦子。我不想把一句話變成十句話;把十句話變成五十句,若是如此,人的腦子會混亂。
我喜歡把一本書變成三句話,五十句變成一句,如此人腦就像電腦,儲存空間會加大。以簡馭繁,一個簡單的題目,其中卻可以容納很多複雜的內容。
學習任何知識,自己要確定目標,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向走。許多人學著學著迷失了方向,甚至不明白為誰而學。我很早就說過:「你學,我很高興,你不學,我更高興。」今天如果只有一人要學,我會不吝傳授;有一百人要學,我一樣傳授,多少人對我來說都一樣,因為我不圖任何回報,只是在盡我的責任,把我所知之事據實以告,我是個受益者,我想要讓更多的人受益。至於要不要受益,是個人的事。
我有一些信和筆記,是學過三年、五年不等的老學生寫來的,內容記載他們這段學習心得,從中可以輕易看到他們受益了什麽。有些人對獲益所得很容易拋到腦後,對負面的東西卻牢記不忘。我則不然,常常會存留好的記憶,並善於總結,從總結中去發覺問題,因為「吃一塹,長一智」。
總結有兩種,一種直接來自自身經歷,一種是從別人經歷上間接借鏡,都可以看出自己成長、獲益之處或損失、待彌補之處。偏偏有人可以為了一時痛快,寧可毀了一生所有,只因為他認為值得。好比賺了一千萬,卻一把火把它燒了,只為了圖一個爽:「這是我的錢,我願意燒個痛快!」
所謂道也,亦即路也,也是人生一個經歷,在過程中,自己吸收、學習了什麽?我希望把一年經歷,當作十年,如此十年相當於百年。反之,若十年只成長一年;五十年只成長了五年,未免虛擲光陰。
時間寶貴,有人認為我很急,講話很快。其實,我只是想把我所總結的人生看法和經歷,盡量給大家多講一些,並教大家思考、總結:應該用什麽樣的心態,對待自己的生命、健康,和周遭的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