撇捺人生
一個平凡的星期四上午一進公司,馬上接到公司總部主管打來的電話,
「喂~ 某某,我們來針對昨天督導去你那兒看你的工作狀況,總整來說很好,但有某部份還需要做改進……」。
掛上電話,我知道我的工作量又增加了,我得重新整理我的工作模式,我得利用假日時間來準備一些器材,我必需調整……。此時我的心情是很平靜的,或者說是充滿衝勁及希望的。
若時光回到幾年前,我的反應不是這樣的,煩燥、抱怨、怒吼塞滿我的腦袋。
我肯定這樣說:「都已經準備成這樣主管你沒看到嗎?有哪個員工可以像我交出這樣好的成績;你那種要求太高了,誰達得到?」
我想要過得快樂一點,但我不能不要工作就有錢來,我改變不了我要工作的事實,所以我只能不斷地進修,不斷地進修我的…「心靈」。
在日日喝下來自網路、朋友、前輩、教會、佛堂的「心靈雞湯」後,我找到一個適合我的方法,適合我變開朗的人生理念。
它的名字是「撇捺人生」。

我把上圖看做是一條路,事業是一條路、家庭是一條路,走這兩條路的最終目標,是往上走,走上修身這條路。這個理念,使我的工作上,經營家庭上,變得有目標,而這目標使我改變了原有的心態,最重要的是,改變了我的心情。
舉個家庭的例子吧。如果你的孩子讀書就比你朋友的孩子笨,朋友的孩子是班上名列前茅,你的孩子「一個十塊錢」加「一個十塊錢」寫成「十一塊錢」。你怎麼對孩子說話?
「你怎笨到這種地步了,怎麼連這種題目也不會,你以後還能做什麼?」「你看你,考成這樣,人家誰誰是每科都滿分耶。」
若我們希望孩子好,是因為說出去很有面子,企盼家族裡出一個能光宗耀祖的孩子,唸一流大學,從事一流工作,為家族爭一口氣。如果我們教養孩子,經營家風,是以他的成就、榮耀為目地,那孩子的內心,處事,也都會以名利為優先。
所以孩子考試非常擔心、比賽非常緊張,幾次考不好,幾次輸了,心情跌谷底,能快樂嗎?能有快樂的能力嗎?本來快樂的孩子可能被培養成悲觀者呢!
若你的孩子是那位寫「十一塊錢」的孩子,是的,他的邏輯不好,但若你以修身做人生的目標,你怎麼對孩子說呢?
「這邊不會啊?那要多做練習,你一定會。你看,你某某題答得很好…」
然後可能之後在生活中幫助孩子的邏輯思考。
當我們想得不是名利成就,或面子問題時,我們看問題的心態變了,心情變了,因此說的話也變了,因為我們以修正自己為目標,我們在修「面對與自己能力不同的人的時候的引導力」。我們修了孩子,也修了自己。
而且,我們能更坦然去接受家庭的難題,因為那些都使我們朝修身的路更上一步走。而「修己身」,帶來的是家庭的和階與孩子無價的信心。
So, 我面對工作也是一樣,我其實照著主管的指示,甚至把我的不解跟主管討論後,我的工作變順了,成效果真更好,雖然我有假日加班做一下道具,但往後受用無窮,一物百用,非常值得。
我若滿腦子想著勞基法應怎麼保障我員工的休假權利,我的錢財與我的夢想豪宅裡的一磚一瓦之關聯。我應該已經很沮喪。
就因為我對工作盡心盡力,把工作的困難視為修正自我的門檻,我發現我的工作帶給我的訓練,竟可以用在家庭或社交上,比如說話的邏輯,為不得罪客戶而設想對方的感受,因此在家庭、朋友圈裡更能「三思而出口」;而己身能力的增長,更能從事別人所不能,當年年終獎金也錢多多。
人字一撇一捺,卻道出三條路,如果家庭路與事業路不走向修身這一方向,單突出一方向,人生可真是的大X字呀!
「喂~ 某某,我們來針對昨天督導去你那兒看你的工作狀況,總整來說很好,但有某部份還需要做改進……」。
掛上電話,我知道我的工作量又增加了,我得重新整理我的工作模式,我得利用假日時間來準備一些器材,我必需調整……。此時我的心情是很平靜的,或者說是充滿衝勁及希望的。
若時光回到幾年前,我的反應不是這樣的,煩燥、抱怨、怒吼塞滿我的腦袋。
我肯定這樣說:「都已經準備成這樣主管你沒看到嗎?有哪個員工可以像我交出這樣好的成績;你那種要求太高了,誰達得到?」
我想要過得快樂一點,但我不能不要工作就有錢來,我改變不了我要工作的事實,所以我只能不斷地進修,不斷地進修我的…「心靈」。
在日日喝下來自網路、朋友、前輩、教會、佛堂的「心靈雞湯」後,我找到一個適合我的方法,適合我變開朗的人生理念。
它的名字是「撇捺人生」。

我把上圖看做是一條路,事業是一條路、家庭是一條路,走這兩條路的最終目標,是往上走,走上修身這條路。這個理念,使我的工作上,經營家庭上,變得有目標,而這目標使我改變了原有的心態,最重要的是,改變了我的心情。
舉個家庭的例子吧。如果你的孩子讀書就比你朋友的孩子笨,朋友的孩子是班上名列前茅,你的孩子「一個十塊錢」加「一個十塊錢」寫成「十一塊錢」。你怎麼對孩子說話?
「你怎笨到這種地步了,怎麼連這種題目也不會,你以後還能做什麼?」「你看你,考成這樣,人家誰誰是每科都滿分耶。」
若我們希望孩子好,是因為說出去很有面子,企盼家族裡出一個能光宗耀祖的孩子,唸一流大學,從事一流工作,為家族爭一口氣。如果我們教養孩子,經營家風,是以他的成就、榮耀為目地,那孩子的內心,處事,也都會以名利為優先。
所以孩子考試非常擔心、比賽非常緊張,幾次考不好,幾次輸了,心情跌谷底,能快樂嗎?能有快樂的能力嗎?本來快樂的孩子可能被培養成悲觀者呢!
若你的孩子是那位寫「十一塊錢」的孩子,是的,他的邏輯不好,但若你以修身做人生的目標,你怎麼對孩子說呢?
「這邊不會啊?那要多做練習,你一定會。你看,你某某題答得很好…」
然後可能之後在生活中幫助孩子的邏輯思考。
當我們想得不是名利成就,或面子問題時,我們看問題的心態變了,心情變了,因此說的話也變了,因為我們以修正自己為目標,我們在修「面對與自己能力不同的人的時候的引導力」。我們修了孩子,也修了自己。
而且,我們能更坦然去接受家庭的難題,因為那些都使我們朝修身的路更上一步走。而「修己身」,帶來的是家庭的和階與孩子無價的信心。
So, 我面對工作也是一樣,我其實照著主管的指示,甚至把我的不解跟主管討論後,我的工作變順了,成效果真更好,雖然我有假日加班做一下道具,但往後受用無窮,一物百用,非常值得。
我若滿腦子想著勞基法應怎麼保障我員工的休假權利,我的錢財與我的夢想豪宅裡的一磚一瓦之關聯。我應該已經很沮喪。
就因為我對工作盡心盡力,把工作的困難視為修正自我的門檻,我發現我的工作帶給我的訓練,竟可以用在家庭或社交上,比如說話的邏輯,為不得罪客戶而設想對方的感受,因此在家庭、朋友圈裡更能「三思而出口」;而己身能力的增長,更能從事別人所不能,當年年終獎金也錢多多。
人字一撇一捺,卻道出三條路,如果家庭路與事業路不走向修身這一方向,單突出一方向,人生可真是的大X字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