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相處之道-退一步海闊天空

夫妻之間的關係,可以說是一個家庭生活的磐石。人與人相處,最大的障礙其實就在夫妻之間。如果能針對人性,掌握做人的一些基本概念,應用在夫妻相處上,自然可以避免許多障礙。運用得當,或許能更進一歩化解彼此陳積已久、原本不能觸及的一些問題。
 
俗話說,「澆花澆其根,交人交其心。」人與人交往是交一個心,夫妻相處更要交心。夫妻相處最欠缺的是彼此理解,只有透過理解,才能穿越表象,進而體會到對方的心。
 
如果萬般付出,卻無法符合對方的心,長久下來,對方的心因為得不到填補及滋養,逐漸會由失望而轉化成怨氣,積怨一深,不但加大夫妻間距離,更加重相處的障礙。
 
舉例來說,一個內心空虛、缺乏自信的男人,會藉外在的許多東西,來裝飾自己,營造出一個表象。這時,就算妻子盡量滿足他外在的需求,都不能讓他滿意,因為他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,沒被理解,未得填補。
 
夫妻要想鑽進對方的心,其實不難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,變成小蟲子,就能鑽進牛魔王的肚裡,這是有本事,用的方法得當,不但進出自如,還能伸能縮。如果不得要領、沒本事,就會進去出不來,讓對方吃不消,造成夫妻雙方都是一肚子苦水。苦水就是承受不了的東西。夫妻相處有苦有甜,苦、甜差別,在於能不能消化。能消化,則化苦為甜;反之,甜的都成苦。
 
老子《道德經》: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」。夫妻之間知己知彼,才懂如何調整或變通。想要了解對方,必須先從了解自己做起。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,很難了解別人。但是,現在夫妻都不大願意從第一歩;了解自己做起,而想用控制對方的方式,要求對方依照己意去做。
 
換句話說,現在夫妻認為彼此已經屬於對方,不須再遵循人跟人相處的基本做人原則,造成對方不能消化。
 
從陰陽五行角度,要先「識陰陽」,才能「調陰陽」。夫妻之間,若能了解對方,到底是屬於「陽中之陰」、「陰中之陽」,還是五行中的哪一類人,再把人性中橫向及縱向的五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對應好,就能掌握彼此間相生相剋的關係,接著運用五行各方位所衍生出來的方法,去針對問題進行調整,衝突自然迎刃而解。
 
所謂「善解人意」,就是相生相剋的用法,知道何種狀況下,用什麼方法來滿足對方需求,或剋住對方的性,化解問題。相生相剋其實是兩種用法,簡單說,人的行為,符合道軌則相生,偏離道軌則相剋。這些有關人變化規律的寶貴知識,都是中國祖先所留傳而來,現在的人不但缺乏這方面知識,有時甚至反向而行,造成陰陽錯亂,不是陽包陰,就是陰包陽,或是陰陽互斥,違反規律,形成爭執及誤解。
 
夫妻相處首先要自控,亦即從外露變內隱。把生活中原本習慣爭執之事,按照原則、非原則的前提處理,先把問題放下。彼此習慣爭執的問題,如果是非原則性之事,要抱「退一步海闊天空」的態度,減少摩擦或撞擊,就是禮讓。
 
做人好比開車,都知道要禮讓,盡量避免與對方撞擊。此外,還有所謂「自衛開車」,就是遇到對方不守規則,自己能夠禮讓一下,主動避免被撞,危機自然消除。
 
夫妻間不能按原則、非原則前提;將事情分開,相處就很困難。所謂原則與非原則,好比大事、小事之別。就人生而言,一生或一天中,那些算是大事?如果夫妻有共識,清楚什麼是大事,就會發現;生活中其實都是小事。
 
俗話說,「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」,就是一種有智慧的做法。過去中國傳統婚禮,一拜天地,二拜父母,三是夫妻互拜,表示夫妻相處應該互敬互愛,要有容量,懂得審美觀念,只看對方好的一面,而非專挑對方不好之處。既然如此,小事又何必去計較。
 
一個有修為之人,是指對不規則之事能處之泰然,並能理順出規則,坦然面對。在為人上,遇事盡量不跟人計較,才能使自己的心常處在平靜狀態。夫妻爭執,往往是因面對家庭許多不規則事情時,彼此要求對方,非得接受己方的偏執之見、互相計較所致。爭執使心有所起伏,產生情緒波動,長時期不斷存積之下,形成夫妻相處的病根。
 
去除病根,首先要從自身上,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,先自省,再設法自解,亦即自救。同時,以「多長記性,少計較」的方式,來減少衝突。爲了多長記性,可以每天記錄自己計較、爭執次數,幾次情緒起伏、發大脾氣等,如此即可慢慢減少發生頻率,建立彼此良性循環關係。(未完待續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