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促進夫妻間的協調?

有個學生認為她的先生有些優柔寡斷,自己個性又比較急,遇到該做決定的事,常因兩人步調不同,讓她不知如何是好,說多了,又好像是馬車跑到馬前面…,不知道該如何取得做法上與心態上的協調與平衡,避免兩人產生摩擦,甚而造成方向性的不一致。
 
人有兩條腿,走路時是走小步還是走大步,需要兩條腿的配合,上樓梯、走平路、和爬山的方式都不同,所以兩條腿的配合也不同。大家可以將夫妻理解成兩條腿,生活當中,夫妻在不同時期,需要協調彼此間的距離,不能只邁一條腿,而不管另一條腿;也不能邁了左腳,卻嫌右腳慢,走路不會只是左腳在前,如果老是左腳先動,先往前邁 ,當然顯得右腳特別慢。
 
人生分三個級別:求健康、求修、實修,就像唸書一樣,有小學、中學和大學,如果只為了追求健康,就沒必要因此而影響生活、影響工作,因為你們追求的只是健康,健康的目的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、更好的工作;不管你們的追求是甚麼,不是先胖就是胖,先快就是快,每個人在認識、學習的過程當中,有人一開始跑得快,也許中途就停下來;有人開始慢,也許之後走得快;還有些人的持久性強,所以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強加給另一個人。
 
本來男女就有不同,性格也有不同,不能以自己為圓心去要求別人,這就是支配的慾望。如果夫妻能相互理解,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。
 
當你認為對方學的比較慢,你可以替他補習,我替健康班分三個學習的科目:家庭科目、事業科目,還有健康科目,上學的時候每個人的科目成績都不同,有些太太在健康科目比先生好,但先生在事業科目比太太強,在家庭上,也許先生比太太好,也許太太比先生好,這時就不能用一個科目的成績去要求另兩個科目。
 
做人需要理解,如果夫妻之間要走更長的路,就更要理解,而不是抱怨,這不是夫妻相處的良性狀態,同時也會影響自己的情緒,甚至影響對方的情緒,所以夫妻之間,需要常常交流學習的心得、人生的態度、以及對健康的認識,如此才會步調一致,加快了學習的速度。
 
抱怨與好言相勸不同,誰都不喜歡被人抱怨,如果老是抱怨,當然就會產生磨擦。「好人長在嘴上,好馬長在腿上。」同樣的話在不同場合說,情況完全不同;同樣的事情,用不同的語氣去講,接受效果也不同,一個有能力的人,說話會很有分寸,很得體。
 
急不見得就是對的,優柔寡斷也不一定就是錯的,如果大家追求的是健康,首先要知道,追求健康的目的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,生活中包括了夫妻能相處的更好,能有正確的理念教育子女,知道如何對待父母,所以每個人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,學會人跟人互相尊重。事在人為,不要從自己的角度去批評別人、否定別人;應該學會多去肯定別人、鼓勵別人,夫妻之間也應如此。